羞容难更返江东,谁问从来百战功。
天地有心归道德,山河无力为英雄。
芦花尚认霜戈白,海日犹思火阵红。
也是男儿成败事,不须惆怅对西风。
羞于再回江东故地,谁还会追问往昔的百战功绩? 天地自有心归于道德,山河却无力成就英雄。 芦花仍记得霜染的戈矛泛白,海日依旧怀念火红的战阵。 男儿成败本是寻常事,不必对着西风空自惆怅。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用典自然,首句化用项羽故事却不着痕迹;二是时空交错,通过“芦花”“海日”将历史与现实勾连;三是矛盾修辞,“有心”与“无力”的对比深化主题。诗人以冷静视角审视英雄叙事,最终超越个体得失,体现唐代诗歌中理性思辨与情感抒发的平衡。
全诗以苍凉笔调勾勒英雄末路的悲壮。首联用“羞容难返”暗引项羽典故,反问功绩的意义;颔联以“天地”与“山河”的对比,凸显人力在命运前的渺小;颈联通过“芦花”“海日”的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以历史记忆;尾联以豁达语作结,将个人成败置于宏大时空背景下消解,体现唐代士人对历史的哲思。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借楚汉争霸中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抒发对历史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可能途经楚地庙宇,触景生情,以“题庙”形式反思英雄成败与天道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