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江岛边,闲咏见秋残。
草白牛羊瘦,风高猿鸟寒。
检方医故疾,挑荠备中餐。
时复停书卷,鉏莎种木兰。
寄居在江边的小岛上,闲来吟诗时已见秋色凋残。 野草枯黄牛羊瘦弱,秋风凛冽猿鸟瑟缩。 翻检药方医治旧病,采摘荠菜准备午饭。 偶尔放下手中书卷,锄去杂草种植木兰。
这首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生活图景:通过"牛羊瘦""备中餐"等细节,真实记录隐士的贫寒生活,反映唐代底层文人生存状况。 2. 情感表达:表面写闲适,实则隐含无奈,"医故疾"暗示身心俱疲,"秋残"暗喻人生迟暮。 3. 精神象征:结尾"种木兰"是诗眼,在荒芜中种植香木,体现乱世中坚守高洁的精神追求,与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秋日隐居图景: 1. 首联点明地点与时节,用"闲咏"二字奠定淡泊基调; 2. 颔联"草白""风高"运用色彩与触觉描写,强化秋寒意境; 3. 颈联选取"医疾""备餐"生活细节,展现隐士生存状态; 4. 尾联"停书卷"与"种木兰"形成动静结合,暗示物质清贫与精神丰盈的对照。 诗中"牛羊瘦""猿鸟寒"既写实景,又暗喻诗人境遇,而末句种植香木的举动,则透露出对高尚情操的坚守。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反映文人隐居江岛的清苦生活。中晚唐时期社会动荡,部分士人选择避世隐居,诗中"检方医故疾""挑荠备中餐"等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士自给自足、贫病交加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种木兰"的意象寄托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