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
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
乍移伤粉节,终绕著朱栏。
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
旧溪边曾有千万竿翠竹,风雨之夜摇曳声珊珊。 白发苍苍来到这江南之地,不惜重金买下耐寒的竹苗。 刚移植时伤及竹节上的白粉,最终让它缠绕着朱红栏杆生长。 待到春来承雨露之力,新抽的竹笋裹着锦箨煞是好看。
这首诗的解读需把握三个关键: 1. 时空转换:从"旧溪"到"江国"的地理迁移,对应诗人人生阶段的转变 2. 代价意识:"黄金买"强调高尚品格需要主动争取 3. 禅意表达:末句"会得承春力"暗含顺应自然规律的佛理 教学时可对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理解唐人"托物言志"的共性表达方式。
全诗以"移竹"为线索,展现三重意境:首联以"千万竿"的宏阔与"夜珊珊"的细腻形成时空对照;颔联"白首"与"黄金"的对比凸显执着;后两联通过"伤粉节"到"锦箨看"的转变,完成生命韧性的礼赞。诗人将植物生长过程升华为精神修炼的隐喻,体现晚唐咏物诗"物我合一"的特质。
此诗作于齐己晚年移居江南时期。诗人借移植竹子的经历,抒发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唐代文人常以竹喻志,齐己历经安史之乱后的漂泊,通过"买岁寒"之举,表达在乱世中坚守节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