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大士(指观音菩萨)降生于兜率天,清净的池中开满白莲。 秋风明月之下,斋戒日的佛堂前。 花色凋落后众芳零落,香气独特胜过百种香料燃烧。 谁能知晓这无染的本性,正是一片纯净的心田。
本诗讲解可分三个层次: 意象层:以“白莲”为核心,串联“兜率”“影堂”等佛教意象; 技法层:运用对比(群芳拆/香殊燃)、双关(“好心田”兼指莲心与佛心); 哲理层:通过物象升华至“心性”探讨,体现禅宗“明心见性”思想。 可结合白居易《东林寺白莲》对比阅读,体会僧俗诗人视角差异。
全诗以白莲为意象,层层递进: 首联以观音降生引出白莲,奠定神圣基调; 颔联用“秋风明月”烘托空灵意境; 颈联通过对比突出白莲超然特质; 尾联点明“不染性”即佛性,由物及理。 语言简净,禅意深远,体现“诗禅一味”的特色。
此诗为唐代诗僧齐己游历东林寺时所作。东林寺是净土宗祖庭,以白莲为象征。 诗中借白莲的清净无染,暗喻佛性本净的禅理,反映了晚唐佛教思想与诗歌艺术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