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浣口泊舟晓望天柱峰
浣口泊舟晓望天柱峰
齐己 〔唐朝〕
根盘潜岳半,顶逼日轮边。
冷碧无云点,危棱有瀑悬。
秀轻毛女下,名与鼎湖偏。
谁见扶持力,峨峨出后天。
写湖
写云
古诗译文
天柱峰的根脉盘踞在潜岳的半山腰,峰顶高耸几乎逼近太阳的边界。青碧的山色清冷明净没有一丝云影,险峻的棱角上悬挂着一道瀑布。它的秀丽轻盈胜过毛女峰的神韵,声名与黄帝铸鼎的湖山一样显赫。有谁见过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它,让它巍然矗立于天地开辟之后。
展开
知识点
1. 天柱山:古称潜岳,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汉武帝曾封为南岳 2. 毛女:华山仙女,传说身生绿毛,此处代指仙山 3. 鼎湖:传说黄帝在荆山铸鼎,鼎成后骑龙升天之处 4. 齐己:唐代诗僧,俗姓胡,晚年被赐号"正愿大师" 5. 浣口:唐代地名,今湖南湘阴县湘水口岸 6. 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四联,符合五律平仄对仗要求
展开
古诗注解
根盘
: 根脉盘绕
潜岳
: 指天柱山,古称潜岳
日轮
: 指太阳
冷碧
: 形容山色清冷碧绿
危棱
: 险峻的山峰棱角
毛女
: 传说中得道女仙,代指仙山
鼎湖
: 传说黄帝铸鼎之处,喻名山
扶持
: 支撑
后天
: 天地开辟之后
展开
讲解
本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实景,后两联写虚境。首联用"根盘"、"顶逼"的动感词语,赋予静止的山峰以生命活力。颔联"无云点"与"有瀑悬"形成工整对仗,一静一动相得益彰。颈联运用典故类比,毛女之秀与鼎湖之名,既强化了天柱峰的仙气,又暗含历史纵深感。尾联设问戛然而止,留下无穷韵味。诗人通过空间上的仰望与时间上的追溯,将天柱峰塑造成连接天人与古今的象征,体现了唐诗特有的雄浑境界与深邃哲思。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雄健笔力描绘天柱峰的险峻奇绝。首联"根盘潜岳半,顶逼日轮边"以夸张手法极写山势之高,一"盘"一"逼"尽显其雄踞天地之势。颔联"冷碧无云点,危棱有瀑悬"转入细腻刻画,冷色调的碧色与飞动的瀑布形成对比,展现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险峻。颈联用典"毛女"、"鼎湖",以仙山典故衬托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尾联"谁见扶持力,峨峨出后天"以问作结,将山峰的永恒存在提升到哲学高度,暗合诗人作为僧侣对宇宙本源的探寻。全诗对仗工整,意象雄浑,在写景中寄寓着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之情。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诗人齐己为著名诗僧。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是诗人云游至浣口(今属湖南湘阴)泊舟时,远眺天柱峰(今安徽潜山境内)的雄奇景象而生发的咏叹。天柱山在唐代已是佛教名山,诗人作为僧侣,登山览胜时既被自然景观震撼,更融入佛家观照天地、探寻本源的哲思。
展开
作者信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古诗数量:
799
名句数量:
2936
作者其他古诗
1
早梅
1.1万阅读
2
早莺
1.1万阅读
3
剑客
1万阅读
4
城中晚夏思山
1万阅读
5
早梅
1万阅读
6
寄梁先辈
1万阅读
7
苦寒行
1万阅读
8
观荷叶露珠
1万阅读
9
春风曲
1万阅读
10
杂曲歌辞。轻薄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