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
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
神凝无恶梦,诗澹老真风。
闻道知音在,官高信莫通。
身着紫衣的贵人高居朝堂,穿青衲的老僧终老关中。 虽然同是事佛之人,但通往朝廷的道路却截然不同。 心神凝定时无噩梦侵扰,诗风淡泊方显本性纯真。 听说知音仍在朝中,却因官职高显而难通音信。
本诗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重对比:
诗中"知音"典故的运用尤为巧妙,既符合僧人身份(佛教讲求"心心相印"),又暗用伯牙子期之典,使宗教体验与文人传统达成诗意融合。
全诗通过"紫衣-青衲"的服饰对比,构建起朝堂与山林的二元空间。颈联"神凝""诗澹"二句,既是对自我修行状态的描摹,也暗含对友人的规劝之意。尾联"官高信莫通"一语双关,既写现实阻隔,又暗喻精神隔阂。齐己以僧人的超脱视角观照仕宦人生,在平淡语言中蕴含深刻的人生体悟,体现了其"清润"的诗风特点。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齐己在荆门(今湖北境内)寄赠友人章供奉。当时诗人已出家为僧,而友人章某在朝中担任供奉官职(宫廷近侍之职)。诗中既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又流露出对仕隐不同道路的感慨,反映了晚唐文人面对动荡时局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