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佛塔耸立在层层山峰之后,石碑上镌刻着崭新的铭文。 不知那一句佛法真言,如今能传授给何人。 静坐时云雾从僧袍间升起,空山之中明月映照真身。 后来游历参拜的人们,依然认得出他指引迷津的痕迹。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点:其一,"碑镌巨石新"暗示塔庙刚修葺完毕,体现后世对大师的尊崇;其二,"月照真"双关,既写实景又喻佛法真如;其三,全诗结构遵循"景-问-境-理"的禅诗典型模式。教学中可结合王维《过香积寺》比较唐代僧俗诗人处理佛教题材的差异。
全诗以"塔碑"起兴,通过"静坐云生衲"等空灵意象,塑造双泉大师超脱尘世的形象。颈联"不知将一句"转折巧妙,既写佛法真言难觅传人,又暗含诗人自身求法心境。尾联"犹认指迷津"以虚实相生手法,强调高僧精神不灭。齐己以简淡笔法,将禅意与诗境完美融合。
此诗为唐代诗僧齐己凭吊双泉大师真塔所作。齐己晚年皈依佛门,诗中既表达对前辈高僧的敬仰,亦透露出对佛法传承的思考。唐代佛教鼎盛,塔碑文化盛行,此类题材常见于僧侣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