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宰名邑,将谓屈锋铓。
直是难苏俗,能消不下堂。
冰痕生砚水,柳影透琴床。
何必称潇洒,独为诗酒狂。
名门出身的你治理着名邑,人们以为你会收敛锋芒。 可你正直难改世俗陋习,却能化解矛盾不升公堂。 砚台结冰映出寒水痕迹,柳影婆娑透入琴案之旁。 何必标榜自己多潇洒,独爱诗酒便是你的疏狂。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逆笔"运用,首句"将谓"与后文实际形成反转;二是意象经营,"冰痕""柳影"一刚一柔,暗示人物外刚内柔;三是用典自然,"不下堂"等典故毫无斧凿痕。诗人通过塑造这位超脱官场陋习却又治县有方的李县令形象,既完成了赠诗应酬功能,又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体现了晚唐文人"吏隐"的特殊心态。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首联"名家"与"锋铓"形成身份与行为的反差;颔联"难苏俗"与"不下堂"展现刚直与智慧的并存;颈联以"冰痕""柳影"的意象组合,勾勒出清雅官舍景象;尾联反诘句式突出主人公真性情。诗中"冰""柳""琴""诗酒"等意象群,共同构建了唐代文人理想中的仕隐结合境界。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齐己为赠予一位李姓县令而作。当时官场腐败成风,诗人通过赞扬李明府清廉正直、不随流俗的品格,表达对理想官吏的期许,同时暗含对时政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