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泽过名山,相逢黄落残。
杉松开寺晚,泉月话心寒。
祖遍诸方礼,经曾几处看。
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
我游历过七泽和名山,与你在黄叶飘零的时节相逢。 松杉掩映的寺庙傍晚更显幽静,清泉与月光下我们倾心交谈,寒意渐生。 你曾遍访各方礼拜祖师,也曾多次研读佛经。 想必会怀念出家的寺院,那紫阁寺离长安很近。
这首诗以叙事开篇,通过"七泽""名山"的广阔背景衬托出相逢的偶然性。"黄落残"既点明秋季,又暗喻人生无常。中间两联运用典型意象:寺庙、松杉、清泉、月光,构建出清冷幽静的禅境,同时展现元上人的修行历程。尾联的"紫阁近长安"意味深长,既写实又象征佛法与尘世的距离。全诗体现了僧人诗歌将景物、叙事与佛理自然融合的特点。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僧人的偶遇。首联交代相逢的地点和时节;颔联通过"寺晚""心寒"营造出清幽寂寥的意境;颈联赞美元上人的修行经历;尾联则表达对佛门生活的怀念。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远,体现了僧人诗歌特有的超脱和宁静,展现了唐代僧人的云游生活和精神追求。
此诗作于唐代,作者齐己为著名诗僧。诗中"元上人"应为齐己的僧人朋友。唐代佛教兴盛,僧人常云游四方参学。齐己在游历途中与元上人相遇,有感于对方的修行经历和佛学造诣,写下这首赠诗,表达对友人修行生活的赞叹和对佛门清净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