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寻常见碧棱,水边朝暮送归僧。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
寒涧不生浮世物,阴崖犹积去年冰。
此身有底难抛事,时复携筇信步登。
在城中常见青翠的山峰棱角,水边早晚目角,水边早晚目送归寺的僧人。 几座山峰的云脚低垂至平地,一条小径的松涛声直上云霄。 寒涧中不染世俗的浮华之物,背阴的山崖还堆积着去年的冰雪。 此生有何难以放下的事?偶尔拄着竹杖随意攀登。
本诗以游寺过程为线索,首联从城市视角切入,过渡到山寺环境。中二联运用俯仰视角:先写云垂大地的宏阔,再听松声上达的悠远;后写涧底崖间的微观景象,形成空间张力。尾联点题,以反问强调无牵无挂的修行境界。"不生浮世物""犹积去年冰"暗喻修行者应保持本真、沉淀心性。全诗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特点。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山寺风光,前两联写近景与远景的交融,"云脚垂平地""松声彻上层"动静结合,展现空灵意境。后两联转入禅意,"寒涧""阴冰"象征远离尘嚣,尾联"携筇信步"则体现诗人淡泊洒脱的修行态度。语言简练,意境清冷高远。
此诗为唐代诗僧齐己游历谷山寺齐己游历谷山寺时所作。齐己晚年云游四方,常寄情山水,诗中既描绘了谷山寺的清幽景致,也透露出僧人超脱尘世、随性自在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