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齐己 〔唐朝〕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写云
古诗译文
头发已经斑白,不再有四处云游的念头,
自己在这荒僻的寺庙中开辟住所,与烟萝为伴。
门前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潇湘的尽头,
石上的云雾常常从岳麓山飘来。
曾经礼拜过南祖的衣钵,
也曾在东林寺的泉水与月色中流连。
闲暇时在松林外眺望城郭,
只见一片红尘被逝去的江水隔断。
展开
知识点
1. 齐己:唐代著名诗僧,字德源,晚年定居湖南,诗风清雅。 2. 禅宗六祖慧能:中国禅宗的重要人物,主张“顿悟”。 3. 潇湘:湖南的代称,因潇水和湘江得名。 4. 岳麓山:位于湖南长沙,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5. 东林寺:位于江西庐山,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 6. 红尘:佛教用语,指世俗的繁华与纷扰。 7. 逝波:比喻时光的流逝,出自《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展开
古诗注解
行脚
:指僧人云游四方。
烟萝
:烟雾缭绕的藤萝,形容幽静的山林。
潇湘
:指潇水和湘江,泛指湖南地区。
岳麓
:岳麓山,位于湖南长沙,风景秀丽。
南祖
:指禅宗六祖慧能,因其在南方弘法,故称南祖。
衣盂
:僧人的衣钵,象征佛法的传承。
东林
:东林寺,位于江西庐山,是佛教名寺。
红尘
:指世俗的繁华与纷扰。
逝波
:流逝的江水,比喻时光的流逝。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烟萝”“潇湘”“岳麓”“松外”等,营造出一种幽静淡远的意境。同时,诗人通过回忆过往的云游经历,如“南祖衣盂”“东林泉月”,展现了自己深厚的佛学修养。尾联“一片红尘隔逝波”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红尘与逝波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的疏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齐己晚年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的隐居生活。首联“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直接点明诗人不再云游的决心和隐居的闲适。颔联“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寺庙周围幽静的环境。颈联“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回忆了诗人曾经的云游经历,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尾联“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晚年宁静淡泊的心境。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僧齐己题赠给湘西龙安寺的利禅师的作品。齐己晚年定居湖南,与利禅师交往密切。诗中表达了诗人晚年不再云游,安心修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云游经历的回忆和对红尘世俗的超脱之情。
展开
作者信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古诗数量:
799
名句数量:
2936
作者其他古诗
1
早梅
1.1万阅读
2
早莺
1.1万阅读
3
剑客
1万阅读
4
城中晚夏思山
1万阅读
5
早梅
1万阅读
6
寄梁先辈
1万阅读
7
苦寒行
1万阅读
8
观荷叶露珠
1万阅读
9
春风曲
1万阅读
10
杂曲歌辞。轻薄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