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窗风竹骨轻安,闲借阴符仰卧看。
绝利一源真有谓,空劳万卷是无端。
清虚可保升云易,嗜欲终知入圣难。
三要洞开何用闭,高台时去凭栏干。
微风绕过窗前,竹影轻摇,身心安然;闲来无事,借《阴符经》仰卧细读。 断绝利欲的根源确有其道理,空读万卷书却无所得只是徒劳。 保持清虚心境可助飞升云端,沉溺嗜欲终难达到圣贤境界。 若悟透“三要”真谛何须闭门苦修?高台远眺时,且凭栏任思绪飘远。
首联以生活场景切入,展现闲适读经的状态。“风竹骨轻安”双关竹与人的清瘦姿态。颔联运用《阴符经》原典,批判死读书的弊端。颈联通过“升云”“入圣”的对比,揭示修心关键在去欲存真。尾联最具禅机,“何用闭”反问传统修行方式,“凭栏干”的开放姿态象征心灵解脱。全诗层层递进,最终指向“不修而修”的高妙境界。
全诗以“风竹”“高台”等意象营造清幽意境,通过对比“清虚”与“嗜欲”、“升云易”与“入圣难”,凸显修道之要。尾联“三要洞开”的顿悟,打破传统苦修观念,体现禅道合流的哲学思考。齐己以诗说理而不失韵味,展现晚唐禅诗的特有风貌。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齐己作为诗僧,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此诗为其研读《阴符经》后所作,反映乱世中知识分子对精神超脱的追求,融合了佛道两家的修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