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贺雪
贺雪
齐己 〔唐朝〕
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日月影从光外过,山河形向静中分。
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堪想画堂帘卷次,轻随舞袖正纷纷。
写山
古诗译文
上天的清气凝结成雪洒落人间,这是祥瑞之兆,向君王表达敬意。
日月的影子在雪光中掠过,山河的轮廓在静谧中显得分明。
郢路(楚国都城)的歌声谁能共赏,梁园(汉代名园)的雪声却让宾客同闻。
想象画堂中帘幕卷起时,雪花正随着舞袖轻盈飘飞。
展开
知识点
1. 应制诗:臣子奉皇帝命令所作的诗,多歌功颂德 2. 梁园典故:汉代梁孝王建,司马相如等曾宴游于此 3. 唐代祥瑞文化:将自然现象与政治吉兆相联系 4. 诗僧传统:唐代僧人参与文人诗歌创作的现象 5. 空间转换手法:由天道→自然→人间的描写层次
展开
古诗注解
上清
:道教术语,指天界清气,此处代指雪。
为瑞为祥
:古人认为雪是吉兆,象征丰年。
郢路
:楚国都城之路,借指高雅艺术。
梁园
:汉代梁孝王的园林,象征文人雅集之地。
画堂
:装饰华丽的厅堂,多指富贵人家。
展开
讲解
本诗讲解要点:
1.
双关手法
:"上清"既指雪又暗含道教天人感应思想
2.
对仗艺术
:颔联"日月影"对"山河形","光外过"对"静中分",形成时空交织的意境
3.
用典深意
:郢路喻高洁,梁园喻风雅,暗示雪的品格
4.
政治隐喻
:全诗表面咏雪,实则以"表致君"为核心,体现诗僧对皇权的尊崇
5.
审美价值
:将宗教意识、政治诉求与自然审美完美融合,展现晚唐诗歌的精致化特征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雪为意象,通过三重空间展开:
1.
天人之际
:首联将雪塑造成连接天地的祥瑞符号
2.
自然之境
:颔联用光影对比展现雪中乾坤的静谧壮美
3.
人文之趣
:后两联通过郢路歌声、梁园宾客、画堂舞袖等典故,将雪景融入人文雅趣。尾联"轻随舞袖"的动态描写尤为精妙,使全诗在庄重祥瑞基调中增添灵动之美。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作者齐己为晚唐诗僧。诗中借雪景歌颂太平盛世,可能创作于某次大雪后,应朝廷或权贵之邀而作,兼具应制诗与写景诗的特点,反映了唐代文人以自然现象附会政治祥瑞的风气。
展开
作者信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古诗数量:
799
名句数量:
2936
作者其他古诗
1
早梅
1.1万阅读
2
早莺
1.1万阅读
3
剑客
1万阅读
4
城中晚夏思山
1万阅读
5
寄梁先辈
1万阅读
6
苦寒行
1万阅读
7
早梅
1万阅读
8
观荷叶露珠
1万阅读
9
春风曲
1万阅读
10
杂曲歌辞。轻薄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