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禅者游南岳
送禅者游南岳
齐己 〔唐朝〕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
瀑布
写云
古诗译文
忽然随着南行的船去了衡阳,谁还住在江边树下的屋房?
尘世的纷扰是非都已看透,像野云般自由的心境又何妨?
渐渐靠近瀑布聆听猿猴的哀鸣,转身背对岣嵝山看见雁群成行。
想到中峰顶上的那座寺院,秋雨初晴时从石窗望见潇湘。
展开
知识点
1. 齐己:晚唐诗僧,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诗风清润冷峭,多山水禅意之作。
2. 南岳衡山:五岳之一,道教、佛教圣地,素有“寿岳”之称。
3. 禅者:修习禅宗的僧人,注重内心觉悟,追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4. 潇湘八景:宋代形成的潇湘地区八处胜景,诗中“秋霁”暗合“潇湘夜雨”意象。
5. 雁行:大雁飞行时排成的行列,古诗中常象征离别或传递书信。
展开
古诗注解
南棹
:南行的船。棹,船桨,代指船。
衡阳
:今湖南衡阳,南岳衡山所在地。
尘梦
:尘世的梦幻,指世俗的纷扰。
野云
:比喻自由无拘束的心境。
岣嵝
:岣嵝山,衡山的主峰之一。
中峰
:指衡山的中心山峰。
潇湘
:潇水和湘江,泛指湖南地区。
展开
讲解
本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结构手法
:以空间转换推进诗意,从江边到瀑布、岣嵝,再到中峰,层次分明。
2.
禅理表达
:“尘梦是非都觉了”体现“放下执着”的禅理,“野云”喻指无挂碍的心境。
3.
意象运用
:猿声(空寂)、雁行(迁徙)、秋霁(澄澈)共同构建超脱的禅境。诗中未直接写人,却通过景物反衬禅者形象,体现“不写之写”的高妙。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描绘衡山景色和禅者心境,展现空灵淡远的意境。首联以“忽随”“谁住”的疑问开篇,暗示禅者漂泊无定的修行生活;颔联“尘梦是非都觉了”直指禅悟境界;颈联以“瀑布听猿”“岣嵝雁行”的视听结合,烘托出山林的幽静与辽阔;尾联想象禅者登临中峰的情景,以“石窗秋霁”的澄明画面收束,呼应禅宗“明心见性”的主题。语言简练,意象清幽,禅趣盎然。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僧齐己送别一位禅者游历南岳衡山所作。齐己早年出家,云游四方,与禅者交往密切。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又通过山水意象展现了禅者超脱尘世、心境澄明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展开
作者信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古诗数量:
799
名句数量:
2936
作者其他古诗
1
早梅
1.1万阅读
2
早莺
1.1万阅读
3
剑客
1万阅读
4
城中晚夏思山
1万阅读
5
早梅
1万阅读
6
寄梁先辈
1万阅读
7
苦寒行
1万阅读
8
观荷叶露珠
1万阅读
9
春风曲
1万阅读
10
杂曲歌辞。轻薄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