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古剑歌
古剑歌
齐己 〔唐朝〕
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
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
一弹一抚闻铮铮,老龙影夺秋灯明。
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
写人
英雄
古诗译文
古代匠人手中铸造出神兵利器,需要经过千百次的锤炼和淬火才能最终完成。
现今的人们不必强行去打磨它,因为莲花般的剑刃和星辰般的纹路依然清晰,未曾磨灭。
弹一下,抚一下,都能听到铮铮的金属之声,那剑光如同老龙的身影,在秋灯下闪耀夺目。
何时才能遇到一位英雄明主,任用这把宝剑去平定治理天下,实现太平盛世。
展开
知识点
诗人齐己:唐代著名诗僧,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其诗风格多样,既有清丽闲淡的山水诗,也有雄浑激昂的咏怀诗。 咏物诗: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类型,通过对特定事物的描写、歌咏,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此诗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托物言志:一种艺术手法,借助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抱负。本诗借古剑言治国平天下之志。 “百炼成钢”的典故:诗中“百炼百淬”体现了古代铸剑技术的精湛,后来也比喻人经过长期艰苦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展开
古诗注解
神物
:指古剑,形容其非凡、神奇。
百炼百淬
:炼,锻造;淬,淬火。形容铸造过程极其艰辛、反复。
硎磨
:硎,磨刀石。此处指磨砺。
莲锷
:锷,剑刃。形容剑刃如同莲花瓣般锋利秀美。
星文
:剑身上如星辰般的花纹。
铮铮
: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的清脆声音。
老龙影夺
:形容剑光闪烁,犹如老龙的身影,光芒夺目。
平治
:平定治理。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咏物,生动地描绘了古剑的神奇来历、精美形制和非凡气势。第二个层次是言志,核心在于最后两句“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这是全诗的诗眼。诗人表面上是在替古剑发问,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以及所有怀才不遇的志士的心声:渴望得到赏识,渴望有机会施展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诗中“古人”与“今人”的对比,暗含了对当下不重视人才现象的批评;而“莲锷星文未曾没”则是对真正人才内在价值的坚定自信。整首诗将咏物与抒怀完美结合,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展开
古诗赏析
《古剑歌》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古诗。诗人以古剑为吟咏对象,前四句写古剑的铸造精良和本质不凡,即便不经刻意打磨,其天生的锋芒与华彩也未曾湮没,暗示真正的人才自有其内在价值。后四句通过描绘古剑的声与光,将其形象渲染得极具气势和灵性,“老龙影夺秋灯明”一句尤为精彩,将静态的剑光写得动态十足,充满力量。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希望宝剑(人才)能遇明主、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全诗语言刚健,比喻生动,寄托深远,体现了齐己诗歌中雄浑豪放的一面。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僧齐己所作。齐己虽出家为僧,但心怀天下,关注时政。唐朝中后期,社会动荡,藩镇割据,诗人借咏叹古代宝剑的铸造不易与锋芒犹存,来表达对能够平定乱世、治理天下的英雄明主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人才不被重用、宝剑蒙尘的社会现实的感慨。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展开
作者信息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古诗数量:
799
名句数量:
2936
作者其他古诗
1
早梅
1.1万阅读
2
早莺
1.1万阅读
3
剑客
1万阅读
4
城中晚夏思山
1万阅读
5
早梅
1万阅读
6
寄梁先辈
1万阅读
7
苦寒行
1万阅读
8
观荷叶露珠
1万阅读
9
春风曲
1万阅读
10
杂曲歌辞。轻薄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