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西望沃洲山,山在平湖缥缈间。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向西眺望瀛洲,远处是沃洲山,山峰在平静的湖面上若隐若现。人们常说这里曾有使君的千里马,至今山间仍留有神龙的足迹可供攀寻。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空间层次分明,由远及近(瀛洲→沃洲山→龙迹);二是神话与现实交织,通过“常说”“堪攀”等词将传说拉入当下;三是双关运用,“马迹”既指山名,又暗喻历史痕迹。讲解时可结合盛唐山水诗“以仙喻景”的传统,引导学生体会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全诗以虚实相生的笔法勾勒马迹山的神秘之美。首句“瀛洲西望”将现实山水与神话仙境关联,次句“缥缈间”强化朦胧意境;后两句转入传说,以“千里马”“龙迹”赋予山灵动的生命力。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山水诗追求超脱尘世的审美趣味。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具体背景已不可考。从内容推测,诗人可能游览马迹山时,被其云雾缭绕的仙境风貌和民间传说(如神龙、名马遗迹)所触动,借景抒怀,表达对隐逸仙境的向往或对历史传说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