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
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
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
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
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这座山雄镇京口,高耸于沧海之滨。 登高远眺所见何物?唯有茫茫潮汐奔涌不息。 云雾缭绕蓬莱仙岛,朝阳升起于扶桑神树之巅。 万里海天浑然一色,怎能分辨天地界限? 但愿驾着云烟之车,缥缈追寻仙人安期生的踪迹。 挥手告别人间尘世,我将从此远离喧嚣。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其一,空间构建极具层次,由近及远从山镇京口推至万里海天;其二,虚实相生手法,实景描写与仙道想象自然衔接;其三,典型道家语汇体系,"烟驾""缥缈"等词构成特定的宗教审美意境。需注意尾联"谢人境"的深层含义:既反映诗人厌弃官场(吴筠曾辞官修道),也体现唐代士人"终南捷径"的特殊心态——以隐逸为名仕进为实的矛盾心理。
全诗以"望海"为线索,前四句实写山海气象:首联突出山势之险要,颔联以"茫茫"展现潮汐动势;后六句转入虚境想象:颈联引入蓬莱、扶桑仙踪,尾联"混一色"巧妙过渡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最后四句直抒求仙之志,"策烟驾""谢人境"等意象飘逸空灵,将道教"乘蹻飞升"的宗教体验转化为诗意表达,呈现典型的盛唐游仙诗风格。
此诗作于吴筠游历江东时期。作为唐代著名道士诗人,他常将山水游览与求仙思想结合。北固山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登临可东望大海,诗人借山海壮阔之景抒发超脱尘世、追寻仙道的理想,体现盛唐时期道教思想对文人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