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
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
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
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柳下惠怀抱纯粹品德,隐匿行迹与世俗和光同尘。 高尚情操抛弃官爵荣华,屈降心志只为拯救世人。 千百行为毫无瑕疵,三次罢官反使道义更真。 诚信德行超越古人,岂止言语合乎伦理常伦。
本诗以四联结构层层递进:首联用"纯粹""和光"定调,展现人物底色;颔联通过"遗轩冕"与"救世人"的对比突出精神高度;颈联用数字对仗(百行/三黜)强化人格魅力;尾联"德超古"的断语与"言中伦"的典故呼应。艺术上融合《老子》的哲学意象与《论语》的伦理评价,堪称唐代咏史诗的典范之作。
全诗采用递进式结构:首联写柳下惠的处世态度,颔联显其精神境界,颈联用"三黜"典故强化形象,尾联升华评价。诗中"灭迹""降志"等词体现道家思想,"无点""弥真"则彰显儒家操守,完美融合两种哲学体系。对仗工整处如"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形成强烈反差美。
本诗出自吴筠《高士咏》组诗,作于盛唐时期。诗人通过咏颂柳下惠"三黜不去"的典故,表达对隐逸高士的敬仰。当时社会隐逸之风盛行,吴筠作为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借古喻今倡导"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