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
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
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
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原宪的生活多么淡泊宁静,观察玄妙之道以自娱心性。 茅草屋中常安然自得,弹琴吟诗乐享天命。 没有钱财才算真正的贫穷,拥有道义本就不是缺陷。 子贡钦佩他的高洁风骨,自愧车马繁华的俗世生活。
本诗核心在"有道非病"的价值观:首联写原宪通过体悟大道获得精神愉悦;颔联以"蓬户"与"弦歌"构成物质与精神的对比;颈联直接点明贫富的辩证关系;尾联通过子贡的视角强化主题。诗人以史喻今,倡导在纷扰世事中保持精神独立,对现代人平衡物质与精神生活仍有启示意义。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原宪的高洁:前四句以"淡漠""晏如"勾勒其超脱形象,五六句以"无财""有道"形成哲理性警句,末二句用子贡的惭愧反衬原宪的精神高度。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道家"见素抱朴"的思想内核。
此诗为唐代道士吴筠《高士咏》组诗之一,借咏史抒怀,歌颂隐士原宪安贫乐道的精神,反映作者对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推崇,暗含对当时世俗追逐名利风气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