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舆耽冲玄,伉俪亦真逸。
傲然辞征聘,耕绩代禄秩。
凤歌诫文宣,龙德遂隐密。
一游峨嵋上,千载保灵术。
接舆沉醉于玄远之道,夫妻二人皆是真正的隐逸之士。 傲然拒绝朝廷的征召,以耕种代替俸禄官职。 用凤歌劝诫孔子(文宣),龙德最终归于隐秘。 一旦游历峨眉山,千年传承的灵术得以保全。
本诗通过四组对比展开:①“冲玄”与“真逸”展现精神追求,②“征聘”与“耕绩”对比仕隐选择,③“文宣”与“隐密”构成儒道思想碰撞,④“一游”与“千载”形成时空张力。吴筠以道教视角重构历史人物,将接舆塑造成得道者的象征,尾句“灵术”既指养生之术,更隐喻道家思想的永恒价值。
全诗以简练笔法勾勒接舆夫妇的隐逸形象:首联点明其志趣高远,颔联用“傲然”凸显其拒绝权贵的风骨,颈联以“凤歌”“龙德”的典故展现其智慧与德行,尾联通过峨眉山的意象升华其精神不朽。诗中“耕绩代禄秩”体现道家自给自足的理想,与“千载保灵术”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超越。
此诗为唐代道士吴筠《高士咏》组诗之一,借咏楚狂接舆夫妻的隐逸生活,表达对道家无为思想的推崇。唐代儒释道三教并存,吴筠作为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通过歌颂高士超脱世俗的姿态,宣扬道家避世修真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