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摽奇。
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
赏神义不受,存公灭其私。
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卓越的弦高先生啊,作为商人却独显非凡气概。 献计保全郑国,假传君命犒劳秦军。 拒绝封赏坚守道义,为公忘私。 虚怀若谷不慕名利,远避尘世隐居九夷。
本诗核心在于"商隐"二字: 1. 身份反差:商人本重利,弦高却"存公灭私",打破社会对商人的刻板印象 2. 行动智慧:"矫命"既需胆识(欺君之罪),更需把握秦军心理 3. 精神升华:从救国义举到主动隐居,完成"立功-立德-立言"三重境界 4. 诗史互证:可与《吕氏春秋·悔过》篇对照,理解历史事件的文学再创造
全诗采用史传笔法,四联层层递进: 首联突出弦高商人身份与非凡之举的对比; 颔联用"效谋""矫命"概括其智勇双全; 颈联通过"义不受""灭其私"彰显其大义; 尾联以道家理想收束,塑造出完美国士形象。 语言简练遒劲,典故化用自然,体现唐代咏史诗"以史为鉴"的特点。
此诗为唐代道士吴筠《高士咏》组诗之一,赞颂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临危救国的事迹。吴筠通过咏史表达对隐士高洁品格的推崇,反映其道家"无为而治""功成身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