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在黄鹤楼前吹笛的时候,江边开满了白色的蘋花和红色的蓼花。 内心的深情想倾诉却无人能懂,只有清风和明月能够明白。
这首诗通过黄鹤楼的笛声与江边花草的描写,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后两句“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是诗眼,既表达了无人理解的孤独,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合一的超脱。吕岩作为道士,诗中隐含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清风明月不仅是景物,更是诗人精神的化身。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黄鹤楼前笛声悠扬、江边花草繁茂的宁静画面;后两句抒情,以“清风明月”为知音,暗喻诗人孤高自许、不与俗世合流的心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
此诗为唐代道士吕岩(吕洞宾)所作。吕岩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诗风飘逸,常借自然景物抒发超脱尘世的情怀。黄鹤楼是唐代文人雅集之地,吕岩在此题诗,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