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鸾笙裂太清,绿衣童子步虚声。
玉楼唤醒千年梦,碧桃枝上金鸡鸣。
鸾笙一声长鸣仿佛撕裂天际,绿衣童子踏着虚幻的步调吟诵。 玉楼中惊醒千年的梦境,碧桃枝头传来金鸡的报晓声。
此诗艺术特色在于: 1. 意象对冲:仙界器物(鸾笙/碧桃)与凡尘场所并置 2. 双关手法:"玉楼"既指仙居又暗指妓馆建筑 3. 时空折叠:"千年梦"瞬间被"金鸡鸣"打破 4. 道教视角:以修道者眼光审视世俗享乐的短暂性 诗中"裂太清""步虚声"等道教术语的运用,体现了唐代三教融合的文化特征。
全诗以四组仙界意象构建双重意境:前两句通过"鸾笙""步虚"营造缥缈仙韵,后两句"玉楼""碧桃"却暗藏尘世隐喻。"千年梦"与"金鸡鸣"形成时空碰撞,揭示繁华瞬间的虚幻本质。诗人以道教语汇解构风月场所,将妓馆比作短暂迷梦的仙境,体现"浮生若梦"的哲学观照。
此诗为唐代道士吕岩(吕洞宾)游历东都洛阳时题写于妓馆墙壁之作。诗人借仙家意象暗喻红尘幻梦,反映其修道者视角下对世俗欢场的超脱思考,融合了道教思想与唐代狎妓文化的特殊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