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龙兴观壁
题龙兴观壁
未知 〔唐朝〕
世有无穷事,生知遂百春。
问程方外路,宜是上清人。
写人
古诗译文
世间有着无穷无尽的事情,人生短暂却能领悟百年的春光。
询问那超脱尘世之外的修行之路,想必应是通往道教仙境的上清之人。
展开
知识点
1. 龙兴观:唐代官方敕建的道观名称,多分布于各地,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2. 上清:道教“三清境”之一,仅次于玉清境,为灵宝天尊所居,代指高阶仙域。
3. 方外:源自《庄子》,指超脱礼教束缚的世外之境,后世常用于道家、佛家语境。
4. 题壁诗:唐代盛行的一种诗歌形式,作者于墙壁、崖石等公共场所题诗以抒怀传意。
5. 百春:古诗中“春”常喻指年份,“百春”即百年,暗含对生命长度的感悟。
展开
古诗注解
龙兴观
:唐代道观名称,为道教活动场所。
无穷事
:指世间纷繁复杂、永无止境的事务。
生知遂百春
:意为生命有限却能通达百年的时光,“春”代指年岁。
方外路
:超脱世俗之外的修行之路,多指道家或佛家的境界。
上清人
:道教术语,指居于“上清境”的仙人,象征得道高真。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四句二十字,以道观为背景展开哲理性思考。前两句形成对比:世间事务无穷无尽,而人生不过百年,暗示尘世纷扰的虚妄性;后两句以问答形式,点明寻求超脱的方向——只有遵循方外修行之路,才能成为“上清人”般的得道者。诗中“问程”二字体现主动求索的精神,“宜是”则带有笃定的推断,整体传递出唐代文人融合道教思想后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探索。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语言勾勒出世事无穷与生命有限的矛盾,首句“世有无穷事”展现尘世纷杂,次句“生知遂百春”则凸显人生短暂却可悟道通达。后两句通过“问程方外路”转向对超然境界的探求,以“上清人”收尾,将主题升华至道教修仙的理想。全诗意境空灵,语言质朴,在对比中传递出淡泊世俗、向往精神自由的道家哲思。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题写于龙兴观墙壁之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龙兴观是唐代常见的道教宫观,诗人游历至此,感怀世间纷扰与人生短暂,借题壁表达对超脱尘世、追求道教精神境界的向往,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盛行背景下文人的隐逸思想。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