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梯媒向外求,长生只合内中修。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行心不到头。
何必借助外力攀缘求取,长生之道只在内心中修炼。 莫说大道常人难以获得,只因自己的修行未能坚持到底。
本诗以修道为喻阐述人生哲理:首句用反问否定功利性手段;次句“只合”强调唯一正确途径;第三句破除对“大道”的迷信化认知;末句直指问题本质——修行成败取决于自身。全诗层层递进,由破到立,最终落脚于“行心”这一主观能动性,对现代人追求目标仍有启示意义。
全诗语言简练,以对比手法展开:前两句否定外求,肯定内修;后两句点明修道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恒心。诗中“梯媒”与“内中修”、“难得”与“不到头”形成鲜明对照,突出“心性修炼”的核心主题,具有典型的唐代道教诗歌风格。
此诗出自唐代,作者不详,内容体现道家内修思想。唐代道教兴盛,许多文人追求长生与超脱,诗中批判了依赖外物的修炼方式,强调内在修心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修道方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