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茶陵县门
题茶陵县门
未知 〔唐朝〕
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
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写茶
写草
古诗译文
茶陵县有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道两旁种满了柳树而没有槐树。夜深人静时听不到更漏和鼓声,只听见锤打芒草编织草鞋的声音。
展开
知识点
1. 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唐代属衡州。 2. 更漏鼓:古代夜间报时的工具,更漏用于计时,鼓声用于报更。 3. 锤芒织草鞋:芒草是一种常用于编织的植物,草鞋是古代百姓常穿的鞋子。 4. 唐代县城风貌:唐代小县城通常布局简单,街道两旁种植柳树或槐树,百姓生活朴素。
展开
古诗注解
茶陵
:今湖南省茶陵县,唐代属衡州。
更漏鼓
:古代夜间报时的工具,更漏用于计时,鼓声用于报更。
锤芒织草鞋
:指用芒草编织草鞋时锤打草料的声音,芒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编织。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茶陵县城的街道和夜晚的声音,展现了唐代小县城的宁静与百姓的勤劳。前两句写街道的柳树,后两句写夜晚的劳作声,语言简洁却富有画面感。诗中“不栽槐”可能暗示当地的气候或习俗偏好柳树。夜晚的“锤芒织草鞋”声取代了更漏鼓声,突出了百姓的辛勤劳作。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小县城的生活场景。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茶陵县城的日常生活画面。前两句写街道的布局,柳树成荫,没有槐树,突出了地方特色。后两句写夜晚的宁静,没有更漏鼓声,只有编织草鞋的声音,表现了百姓的勤劳和生活的质朴。全诗语言平实,却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小县城的风貌。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不详。茶陵县位于湖南,诗中描绘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反映了唐代小县城的宁静与朴素。通过街道的柳树和夜晚的劳作声,展现了茶陵的地方特色和百姓的勤劳。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