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游帷观真君殿后
题游帷观真君殿后
未知 〔唐朝〕
日日祥云瑞气连,侬家应作大神仙。
笔头洒起风雷力,剑下驱驰造化权。
更无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
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写风
写雷
写云
古诗译文
每日祥云瑞气连绵不断,我家应当成就无上神仙。
笔下挥洒出风雷之力,剑锋所指能驱使天地造化之权。
再没有外族侵扰礼乐之邦,永远让胡虏断绝战火烽烟。
列位仙家的功业不过如此,径直飞升到三清境的最高天。
展开
知识点
1. 三清境:道教最高神界,分玉清、上清、太清三天 2. 唐代题壁诗:盛行于公共场所题写的诗歌形式 3. 真君信仰:唐代流行的道教神仙崇拜,如二郎真君等 4. "胡虏"称谓:反映中原王朝对北方民族的认知局限 5. 剑与笔的象征:分别代表武力与文治,常见于道教诗文
展开
古诗注解
游帷观
:唐代道观名,可能为祭祀真君(道教神祇)的场所。
祥云瑞气
:象征吉祥的云彩与气息,暗指仙家气象。
风雷力/造化权
:形容法力无边,可操控自然与天道法则。
戎夷/胡虏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此处代指边患。
三清第一天
:道教最高境界玉清境的元始天尊所居之处。
展开
讲解
本诗需注意三个层次:
1)
道教元素
:通过祥云、风雷、三清等构建神仙体系;
2)
社会隐喻
:"戎夷""烽烟"反映现实战乱,仙家法力实为安定天下的愿望;
3)
艺术手法
:夸张修辞(如"驱驰造化权")与虚实结合,将宗教理想升华为诗意表达。诗中"笔头""剑下"二句尤显唐代文人崇尚文武兼修的特质。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以豪迈的笔触勾勒道教神仙的超凡力量。前两联通过"祥云""风雷""剑锋"等意象展现仙家气象;后两联转入现实期许,将道教理想与家国安定结合,末句"直上三清"既是对修行的终极追求,也暗喻对盛世的终极想象。全诗融合道教玄思与儒家治世精神,语言雄奇,境界宏阔。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题壁诗,作者不详。唐代道教兴盛,游帷观作为道教场所,常有文人题咏。诗中借赞颂真君法力,暗含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可能创作于安史之乱后,反映民众渴望平息战乱、恢复礼乐秩序的心理。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