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
伤心一觉兴亡梦,堤柳无情识世愁。
曾记得江都大业年间的繁华盛景,当年随御驾巡游,嬉戏于龙舟之上。 而今醒来,只剩兴亡之梦令人伤怀,唯有堤岸杨柳无情,却似识尽人间愁绪。
本诗解读要点: 1. 历史隐喻:表面写隋朝,实为提醒唐朝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 2. 意象运用:“柳”既写实景,又象征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 3. 情感层次:从追忆(乐)到惊醒(哀),最后归于物我对照的深沉 教学建议:可结合杜牧《阿房宫赋》对比分析,理解咏史诗的批判性特征。
全诗采用今昔对比手法: 首句以“尝忆”引出隋朝盛景,次句“戏龙舟”暗讽统治者荒淫; 后两句笔锋陡转,“伤心梦”直指王朝覆灭,末句“柳无情”以物是人非强化悲剧感。 艺术上运用“柳”的传统意象,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其历史见证者的深意。
此诗为唐代诗人追忆隋朝旧事之作。隋炀帝大业年间穷奢极欲,开凿运河、巡游江都,最终导致民变亡国。诗人借隋堤杨柳的意象,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暗含对当朝统治者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