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西山吟
西山吟
未知 〔唐朝〕
自从明府归仙后,出入尘寰直至今。
不是藏名混时俗,卖药沽酒要安心。
写酒
古诗译文
自从那位贤明的府主仙逝归天之后,我在这凡尘人世中出入漂泊,一直到如今。
我并非是为了隐匿声名而混迹于世俗之中,我卖药沽酒,只为求得内心的安宁。
展开
知识点
1. 唐代隐逸文化: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隐逸思想盛行,许多文人或因仕途失意,或因追求精神自由,选择隐居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2. 称谓“明府”:“明府”是唐代对县令的一种常见尊称,体现了古代的官场礼仪。 3. 卖药与沽酒:卖药和饮酒是古代隐士、方士或失意文人典型的生活写照,如东汉的韩康卖药,魏晋名士饮酒,都带有超脱世俗、怡情养性的象征意义。 4. 仙逝婉辞:古人常用“归仙”、“仙游”、“羽化”等词语委婉地指代死亡,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长生和仙境的向往。
展开
古诗注解
明府:
唐代对县令的尊称。此处指一位受人尊敬的官员或长者。
归仙:
去世的婉辞,意指如同仙人般离去。
尘寰:
人世间,凡尘。
藏名混时俗:
隐藏自己的名声,混同于普通的世俗之人。
卖药沽酒:
卖药买酒,是古代隐士或修道者常见的生活方式,象征着清贫自守、追求超脱。
安心:
使内心安定、平静,指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自在。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一位隐者的自白书。它解释了诗人为何在失去一位重要的精神依托(明府)后,仍然选择留在尘世过着看似普通的生活。关键在于“安心”二字。诗人强调,他的行为(卖药沽酒)并非是为了博取隐士的美名而故作姿态(藏名混时俗),而是真正为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定。这种“安心”是一种内在的修行,是在纷扰的现实中保持精神独立和超脱的境界。诗歌语言平实,但深刻地探讨了名与实、形与神、世俗与超脱之间的关系,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灵归宿。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西山吟》语言质朴,意蕴深远。首句“自从明府归仙后”点出了人事变迁的背景,流露出对故人的追忆与世事无常的感慨。“出入尘寰直至今”则描绘了诗人长期在俗世中行走的状态。后两句笔锋一转,阐明心迹:“不是藏名混时俗”否定了为隐而隐的功利心态,“卖药沽酒要安心”则直抒胸臆,揭示了诗人行为的真正目的——在平凡甚至清苦的生活中修炼心性,获得精神的安宁与自由。全诗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追求本心的高士形象,展现了道家或隐士思想中安时处顺、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为《西山吟》,作者于唐朝已不可考。从内容推断,诗人可能是一位与某位地方官员(明府)交往甚密的山林隐士或修道之人。在这位“明府”去世后,诗人依然在世间过着简朴的生活。诗歌表达了他不慕虚名、不逐俗利,通过“卖药沽酒”这种看似平凡实则超然的生活方式来寻求内心安宁的人生态度,反映了唐代隐逸文化的一个侧面。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