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附:孙玄照琴中歌赠王仙仙
附:孙玄照琴中歌赠王仙仙
未知 〔唐朝〕
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
今日孤鸾还独语,痛哉仙子不弹琴。
古诗译文
司马相如曾吟唱《凤求凰》之歌,昔日卓文君能领会此中音韵。如今孤鸾仍在独自哀鸣,可悲的是仙子不再弹琴。
展开
知识点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西汉时期才子佳人,司马相如以《凤求凰》琴曲追求卓文君,成为爱情典故。 《凤求凰》: 琴曲名,传为司马相如所作,象征求爱和知音。 鸾鸟: 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象征爱情或孤独,如"孤鸾"表示失偶或孤独。 唐代琴文化: 琴在唐代是文人雅士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常与诗词结合。
展开
古诗注解
相如
: 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凤兮吟
: 可能指《凤求凰》琴曲,司马相如用以向卓文君表达爱意。
文君
: 指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以才情和音乐理解力闻名。
孤鸾
: 象征孤独或失偶的鸾鸟,常比喻孤独之人。
仙子
: 指诗题中的王仙仙,可能是一位善弹琴的女子。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起兴,首句回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通过琴音相知的美好往事,次句转折到当下"孤鸾独语"的凄凉场景,结尾直抒"痛哉"之情,表达对王仙仙不再弹琴的深切惋惜。整体主题聚焦于知音难觅和情感孤独,体现了唐代诗歌对音乐与人性情感的深刻探索。
展开
古诗赏析
诗作通过对比手法,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琴瑟和鸣反衬当下的孤独凄凉。"孤鸾独语"意象生动,强化了哀婉氛围。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含蓄,突出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朝未知作者所作,附于孙玄照的琴歌中赠予王仙仙。诗人借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表达对王仙仙不再弹琴的惋惜之情,可能源于王仙仙因故停止弹琴或情感失落,反映了唐代文人以琴寄情的风尚。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