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籍上清,谪居游五岳。
以君无俗累,来劝神仙学。
葛洪还有妇,王母亦有夫。
神仙尽灵匹,君意合何如。
我原本是天上的仙人,被贬谪到人间游历五岳。 因为你没有世俗的牵累,我来劝你学习神仙之道。 葛洪尚且还有妻子,王母娘娘也有丈夫。 神仙都有灵妙的伴侣,你的心意又如何呢?
这首诗体现了唐代道教思想的几个重要特点:首先,神仙可求的思想,认为通过修炼可以成仙;其次,神仙人性化的观念,葛洪有妇、王母有夫,说明神仙也有世俗情感;再次,修道不必绝俗的主张,诗中强调"无俗累"而非完全脱离世俗。艺术上,诗歌采用对话体,拉近与劝诫对象的距离;用典自然贴切,增强了说服力;语言质朴流畅,体现了道教诗歌平实说理的特点。从文化价值看,这首诗是研究唐代道教思想和修仙文化的重要资料。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口吻,以谪仙身份劝人修仙。开篇点明自己的神仙身份和谪居经历,增强说服力。接着称赞对方无世俗牵累,是修仙的好材料。然后引用葛洪、王母的例子,说明神仙也有伴侣,打消对方顾虑。最后以问句作结,引发对方思考。全诗语言平实,用典自然,说理透彻,体现了唐代道教诗歌的特色。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推测是道教人士劝人修仙的赠诗。唐代道教兴盛,修仙思想流行,诗中借用葛洪、王母等道教典故,劝诫友人摆脱世俗牵绊,追求神仙之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