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家家尽禁烟,野棠风坠小花钿。
如今空有孤魂梦,半在嘉陵半锦川。
寒食节时家家户户都禁绝烟火,野棠花随风飘落如同散碎的花钿。 如今只余下孤魂的残梦,一半在嘉陵江畔,一半在锦川边。
首句"尽禁烟"营造全民肃穆氛围,次句"小花钿"以艳饰反衬凋零,形成张力。后两句用"空有""半在"的否定与分割句式,凸显存在的虚无感。诗人可能借芭蕉叶题诗的特性(叶易枯裂),隐喻战乱中脆弱的人生。全诗通过时空的碎片化描写,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无力与哀伤。
诗以寒食寂寥之景起笔,"野棠风坠"的凄美意象暗喻生命凋零。后两句将"孤魂"的残梦分割两地,空间上的撕裂感强化了乱世中魂无所归的悲怆。全诗语言简练,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个人羁旅之愁升华为时代离乱之痛。
此诗可能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百姓流离。诗人借寒食禁烟、落花孤魂的意象,抒发战乱中逝者难归、生者漂泊的哀思。嘉陵与锦川的并提,或暗示作者羁旅巴蜀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