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遣共浑王饮,错宴延陀儿。
始被鸿胪识,终蒙御史知。
精神既如此,长叹复何为。
武陵主人热情好客,宴席终日不知疲倦。 本欲邀请浑王共饮,却误请了延陀儿郎。 起初被鸿胪寺官员认出,最终又得御史赏识。 精神气度已然如此,何必再长叹惋惜。
本诗核心在于"错位"的艺术表现:首联极写主人好客,颔联却暴露其粗心;颈联显示主人公虽闹笑话却意外获得升迁,尾联对此矛盾现象发出诘问。诗人通过"浑王"与"延陀儿"的身份反差,暗讽官场识人不明。全诗语言诙谐却暗藏机锋,体现了唐代讽刺诗"婉而多讽"的特点。
全诗采用欲抑先扬手法,首联铺陈宴席盛况,颔联突然转折揭示错请宾客的窘境。颈联"始被""终蒙"形成戏剧性对比,尾联以反诘作结,暗讽主人公的尴尬处境。诗中"浑王"与"延陀儿"的错位,生动体现了唐代多民族交往中的文化碰撞。
此诗为唐代嘲讽杨文瓘的戏作,反映当时官场宴饮交际中的尴尬事件。杨文瓘可能因安排宴客失误闹出笑话,诗人借此讽刺其处事不周。唐代盛行即兴嘲讽诗,此类作品多记录于《全唐诗》谐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