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影参差覆杏坛,儒门子弟尽高官。
却教酒户重修庙,觅我惭惶也不难。
槐树的影子斑驳地覆盖着杏坛,儒家门下的弟子们个个身居高位。 却让卖酒的商户来重修孔庙,若要寻找我的惭愧与惶恐,倒也不难。
这首诗以杏坛和槐影开篇,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暗示儒家文化的崇高地位。然而,后两句却揭示了现实中的荒诞:本应维护儒家传统的学子们未能尽责,反而让酒户来修缮孔庙。这种反差凸显了诗人对儒家学子失职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世俗化倾向。诗人用“惭惶”二字,既表达了自己的羞愧,也暗示了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反思。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唐代社会中儒家学子的虚伪与失职。前两句描绘了杏坛的庄严与儒家弟子的显赫地位,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指出修缮孔庙的任务竟落到了酒户身上,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诗人通过“惭惶”二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反思。
此诗创作于唐代,具体作者不详。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儒家弟子虽身居高位,却未能承担起修缮孔庙的责任,反而让与儒家无关的酒户来重修庙宇。诗人借此讽刺了儒家学子的失职与世俗化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