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
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
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
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
道士黄山隐,轻视他人却贪恋钱财。 将泰山比作蒸饭的甑,东海仅能容下一杯水。 绿色绶带藏着云霞道袍,黑色头巾换成鹿皮冠。 黄泉之下六个鬼,今夜正等着你的到来。
本诗核心在于揭露假修行者的伪善: - 艺术手法:通过空间夸张(泰山/东海)与服饰细节(绶带/头巾)构建讽刺张力。 - 文化内涵:反映唐代宗教世俗化背景下,民众对“借道敛财”现象的厌恶。 - 语言特色:末句“六个鬼”用具体数字增强画面感,暗示“六道轮回”中的惩罚,体现民间因果报应观念。
全诗采用对比与隐喻手法: 1. 人物刻画:首联直指道士虚伪本性,颔联用“泰山比甑”“东海容杯”的荒谬比喻强化其狂妄。 2. 意象对比:颈联“绿绶”“乌巾”与“云帔”“鹿胎”形成清修表象与奢侈实质的强烈反差。 3. 结局警示:尾联以阴森意象预言其恶果,语言犀利,讽刺入骨。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针对当时某些道士虚伪贪婪的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唐代道教兴盛,部分道士借宗教之名敛财,诗人以夸张手法揭露其“轻人重财”的本质,反映民间对伪善者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