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陶渊明醉石
题陶渊明醉石
未知 〔唐朝〕
片石露寒色,先生遗素风。
醉眠芳草合,吟起白云空。
道出乾坤外,声齐日月中。
我知彭泽后,千载与谁同。
写风
写草
写云
古诗译文
这块孤石透出清寒之色,陶渊明先生留下了纯朴的风范。
醉后眠于芳草环绕之地,吟诗而起时唯见白云飘荡在空阔的天际。
他的思想境界超脱于天地万物之外,声名与日月同辉。
我知道自彭泽令陶渊明之后,千年来又有谁能与他志趣相投呢?
展开
知识点
陶渊明: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田园诗派创始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其诗风平淡自然,内容多描写田园生活及隐逸情趣。
醉石:传说中陶渊明醉后常卧之石,位于庐山等地,成为后世文人凭吊陶渊明的遗迹之一。
彭泽:县名,陶渊明曾在此任县令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成为其人格象征。
唐代隐逸诗风:唐代许多诗人推崇陶渊明,作品中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如王维、孟浩然等。
展开
古诗注解
片石
:指诗中提到的陶渊明醉石,相传为陶渊明醉后常卧之石。
先生
:对陶渊明的尊称。
遗素风
:留下了朴素、纯真的风尚。素风,指清高淡泊的品格。
醉眠芳草合
:形容陶渊明醉后卧于芳草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吟起白云空
:吟诗时仰望天空,只见白云悠悠,心境空灵超脱。
道出乾坤外
:指陶渊明的思想境界超越世俗,达于天地之外。
声齐日月中
:声名与日月同辉,意为不朽。
彭泽
:陶渊明曾担任彭泽令,此处代指陶渊明。
千载与谁同
:千年来有谁能与他相比?表达对陶渊明独一无二品格的赞叹。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咏叹陶渊明醉石,层层深入地展现了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首联由物及人,从石之“寒色”引出人之“素风”,突出其清高品格。颔联具体描写其醉眠芳草、吟咏白云的生活场景,表现他与自然融合无间的隐逸情趣。颈联升华至思想与声名层面,以“乾坤外”“日月中”极言其超脱与不朽。尾联则转向抒情,以“千载与谁同”的反问,既高度赞扬陶渊明的独一无二,也隐含对现实社会中无人能继其风骨的叹息。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寓意深刻,是唐代咏陶诗中的佳作。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陶渊明醉石为切入点,赞颂陶渊明的高风亮节。首联“片石露寒色,先生遗素风”从石之清寒联想到陶渊明朴素的遗风,奠定全诗崇敬基调。颔联“醉眠芳草合,吟起白云空”生动描绘陶渊明醉卧自然、吟咏超脱的形象,意境空灵悠远。颈联“道出乾坤外,声齐日月中”以夸张手法突出其思想境界之高与声名之不朽。尾联“我知彭泽后,千载与谁同”以反问收束,既表达对陶渊明的无限景仰,也暗含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物精神的融合,成功塑造了陶渊明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题为《题陶渊明醉石》。陶渊明是东晋著名隐逸诗人,其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的事迹及高洁品格为后世景仰。诗中“醉石”是传说中与陶渊明相关的遗迹,象征其纵情山水、醉心自然的生活态度。唐代文人普遍崇尚陶渊明的隐逸精神,此诗借咏醉石,表达对陶渊明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的追慕,同时也暗含对当下世风日下的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