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人偏重,无心愧牡丹。
秋风凋不得,流水泛应难。
怪石纵教遍,幽庭一任盘。
若逢公子顾,重叠是朱栏。
寂寞之人偏偏看重它,无心与牡丹争艳却毫无愧色。 秋风无法使它凋零,流水也难以将它冲散。 怪石遍布的角落任其生长,幽静的庭院里自由蔓延。 若能得到贵公子的垂顾,层层叠叠的朱栏便是它的归宿。
首联以"寂寞"定调,点明藓花(实为诗人)的处境与心境;颔联用自然考验凸显其特质;颈联拓展空间描写,暗示适应性;尾联转折表达对认可的期待。全诗层层递进,表面咏物实则写人,通过微小生物的生存哲学,展现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精神坚守与微妙心理。
全诗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藓花高洁的品格。"寂寞""无心"二句以牡丹反衬,突出其不慕繁华;"秋风""流水"联用否定句式强化生命力;后四句通过环境描写和想象场景,展现藓花孤傲与渴望知音的双重性。语言简练,意象对比鲜明,体现唐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
此诗为唐代无名氏所作,推测为中晚唐时期隐逸诗风的产物。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借物咏怀,以藓花自喻清高不群的品格,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知音难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