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咏物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类型,通过对特定事物(如梅、兰、竹、菊等)的描写,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生志趣。本诗是咏梅诗的代表作之一。
2. 用典:诗中“谢公”指南朝诗人谢朓,此处为典故的化用,并非实指,意在借古喻今,增加诗意的深度和雅致。
3. 《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梅花落尽时的情景,后世诗人常借此曲表达伤春、惜别或年华逝去之感。诗中“长笛吹”即暗指此曲。
4. 意象:诗中的“寒艳”、“霜朵”、“雪”、“兰”等构成了一系列清冷高洁的意象群,共同营造出梅花孤傲绝俗的意境。
5. 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本诗颔联“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与颈联“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对仗工整,体现了格律诗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