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白云溪
白云溪
未知 〔唐朝〕
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
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
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
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
写山
写水
写云
古诗译文
山间小径通往幽深的竹林,茂密的树林遮蔽了日光。夏日云朵从远山升起,瀑布水流汇成绵长的溪流。
展开
知识点
1. 对仗手法:诗中“山径”对“深林”,“夏云”对“瀑水”,工整的自然意象对仗增强韵律美感。 2. 意象组合:通过“修篁”“瀑水”“清芬”等意象营造出清凉澄澈的山水意境。 3. 时空转换:由入山路径的近景,到远山云瀑的远景,再回归到“回看玉樽”的当下时空,结构严谨。 4. 情感递进:从客观描摹景物到“坐转凉”的主体感受,最终升华为“赏前忘”的精神境界。
展开
古诗注解
修篁
:修长的竹子。
嶂
:高耸如屏障的山峰。
清芬
:清新的香气,此处指山中清新的气息。
玉樽
:精美的酒杯,代指饮酒。
展开
讲解
此诗以游踪为线索展开全景式描写。开篇以“山径”“深林”点出空间的幽深,用“蔽日光”暗含清凉之意。第三句“夏云生嶂远”将视线引向天际,与地面“瀑水引溪长”形成立体空间构图。后四句通过“秀迹”“清芬”等感官体验的叠加,自然过渡到抒情主体。“坐转凉”既写体感之凉,更寓心境之静。末句“赏前忘”运用倒装句式,强调游赏之乐令人流连忘返。全诗五言八句,符合律诗形式,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山水之趣。
展开
古诗赏析
《白云溪》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深山幽谷的清凉世界。首联“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以“修篁”“深林”渲染出静谧氛围,颔联“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通过云、瀑的动态描写拓展空间层次。后四句由景及人,“清芬坐转凉”暗含身心陶然之趣,尾句“归路赏前忘”以忘却归途收束,巧妙传达出沉醉山水的超然心境。全诗对仗工致,意境空灵,体现了唐诗以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唐代,作者不详,《白云溪》可能是诗人游览山水时的即景之作。唐代山水诗盛行,诗人常借自然景物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通过描绘夏日山溪的清凉景致,反映了唐人追求自然、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鱼我所欲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