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围绕“秋夜访寺”的主题展开。讲解时可重点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感官体验来构建意境。前两句写触觉(爽、凄)和视觉(露),侧重于身体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奠定了全诗清冷、幽静的基调。后两句则巧妙地转向听觉(磬声)和视觉(灯火),将读者的注意力从自然景象引向人文景观——佛寺。那一声从竹林外传来的磬响,是静中之动,以声音反衬出夜的宁静;那千灯环绕的花塔,是暗中之明,以光明象征着佛法的智慧与庄严。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到人文的描写顺序,使得短短二十个字蕴含了丰富的层次感,生动地再现了诗人秋夜在奉国寺的所见所闻所感,传达出一种物我两忘的禅意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