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龙门寺
题龙门寺
未知 〔唐朝〕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写风
写水
古诗译文
禅房的灯火在林中雾气里闪烁,耳畔传来清幽的磬声夹杂着流水潺潺。
待到参加龙华法会之时,香炉的烟气已随晚风弥漫山寺。
展开
知识点
1. 龙门寺:唐代著名佛教寺院,多建于山林险要处,常见于文人游记
2. 龙华会:源于《弥勒下生经》,是佛教对未来弥勒佛弘法盛会的预言
3. 题壁诗:唐代流行的诗歌形式,诗人于寺院、驿亭等公共场所题诗留念
4. 禅意诗:融合佛理与自然意象的诗歌类型,追求空寂超脱的审美境界
5. 对仗手法:诗中“窗灯”对“闻磬”,“林霭里”对“水声中”,工整自然
展开
古诗注解
窗灯
:禅房窗户透出的灯火,暗示僧侣夜诵或禅修。
林霭
:山林间的雾气,营造朦胧静谧的意境。
磬
:佛寺中诵经时敲击的铜制法器,其声清越悠远。
龙华会
:佛教术语,指弥勒佛在龙华树下举行的法会,象征佛法盛会。
炉烟
:佛寺香炉中焚烧香料产生的烟气,暗含禅意与超脱。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四组意象的递进组合,完成从尘世到佛境的升华。首句“窗灯林霭里”以视觉定点,第二句“闻磬水声中”以听觉扩展空间,第三句“更与龙华会”转入宗教想象,末句“炉烟满夕风”用动态烟气收束全篇,形成时空的无限延展。诗人巧妙运用通感手法,让灯火、磬声、烟气等具体物象承载禅悟,最终达到“诗中有禅”的艺术效果。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感官体验为线索,前两句通过“窗灯”与“磬声”的视听交织,勾勒出山寺夜境的空灵幽深;后两句由实转虚,以“龙华会”的佛典意象和“炉烟满风”的缥缈画面,将物质空间升华为精神道场。诗中“林霭”“水声”“夕风”等自然元素与佛寺器物相映,形成物我两忘的禅境,语言简淡而意蕴悠长,体现了唐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美。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佚名诗人游历龙门寺时所作。龙门寺作为山林古刹,是文人雅士寻幽访禅的常至之地。诗人夜宿寺中,感受窗外灯火与自然声响的交融,结合对佛家法会的想象,写下这首充满禅趣的题壁诗,反映了唐代文人浸润佛理、追求心灵宁静的文化风尚。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咏蛙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