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酬王维
酬王维
未知 〔唐朝〕
莲花梵字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
三点成伊犹有想,一观如幻自忘筌。
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
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
写花
莲花
古诗译文
莲花座上的梵文字符本就源自天界,尚书省中的仙郎(指王维)早已参悟禅机。
将三点水与“伊”字合成“伊”字,心中犹存些许意念;一旦观照万物如幻象,便自然忘却了捕鱼的竹器(喻指执著的方法)。
你的文章已变革了当时的文体风格,在实际运用中更推重间气所钟的贤才。
应当如同罗汉般没有名位欲望,却为何像冯唐一样老于岁月,仕途迟暮?
展开
知识点
1. 王维:盛唐诗人,号摩诘,有“诗佛”之称,擅山水田园诗,融合诗画禅意。 2. 酬答诗:古代诗人以诗歌形式回应友人的作品,常见于文人交往。 3. 佛教典故:诗中“莲花”“梵字”“罗汉”等源自佛教,反映唐代佛教文化盛行。 4. 冯唐易老:出自《史记》,喻指人才埋没、年岁已高,成为后世常用典故。 5. 得鱼忘筌:庄子哲学概念,指达到目的后舍弃手段,诗中化用为禅悟境界。
展开
古诗注解
莲花梵字
:指佛经或佛教文书,莲花象征洁净,梵字即梵文,代表佛法。
华省仙郎
:华省指尚书省,仙郎是对郎官的美称,此处特指王维,因其曾任尚书右丞。
三点成伊
:佛教典故,传说“伊”字由三点构成,象征解脱、般若等,喻指禅理微妙。
忘筌
:化用《庄子》“得鱼忘筌”,意指悟道后舍弃工具,这里指超越语言文字的执著。
间气贤
:间气指天地间的特殊灵气,间气贤指王维这样的杰出人才。
罗汉
:佛教中修行得道的圣者,常无世俗欲望。
冯唐
:汉代冯唐年老才被荐举,却已无法任职,喻指仕途坎坷、年岁已老。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佛禅意象与历史典故,层层递进地刻画王维的形象。首联从佛法与官职切入,奠定禅意基调;颔联以具体佛理描写其悟道过程,体现思维深度;颈联转向文学成就,展示其社会价值;尾联则用对比手法,既崇高又现实,增强情感张力。讲解时可重点分析“三点成伊”“忘筌”等词的哲学内涵,以及“冯唐”典故的隐喻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唐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诗歌艺术。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佛禅意象为核心,高度赞誉王维的禅悟境界与文学成就。首联以“莲花梵字”“华省仙郎”点明王维的佛教信仰与官职,突出其“早悟禅”的慧根。颔联巧用“三点成伊”的佛典和“忘筌”的庄子哲学,表现王维对虚幻世界的通透认识。颈联转向文学领域,强调其文体创新与贤才地位。尾联以“罗汉无名”与“冯唐老岁”对比,既颂扬其超脱,又暗含对现实坎坷的惋惜。全诗语言凝练,佛道思想交融,展现了唐代酬答诗的典型风格。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是唐朝一位佚名诗人酬答王维的作品。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晚年笃信佛教,常隐居辋川,诗作充满禅意。酬答诗可能写于王维任职尚书省期间或晚年,友人赞叹其早悟禅理、文风变革,同时以“冯唐”之典暗喻对其仕途不顺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交融儒释、追求超脱的精神风貌。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鱼我所欲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