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前两句为第一层,写春日之景。诗人选取了“阶下草”和“墙头梨花”两个细节,“草犹短”说明春意初萌,“梨花白”则表明春色已深,二者对比,展现了春天动态的生长过程,也为下文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后四句为第二层,写楼中之人。“织女”一词颇具深意,既指她的劳作身份,又让人联想到神话中相隔银河的织女,暗示了她与“君”的分离状态。“停梭顾行客”是诗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瞬间,她停下手中繁忙的织布活儿,去张望每一个过客,期盼其中能有自己的心上人,其内心的焦灼与期盼跃然纸上。“问君在何所”是她无声的呐喊。最后,诗人没有给她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笔锋一转,描绘了“青鸟舒锦翮”的画面。这并非实景,而是女子的想象或期盼,希望有神鸟能为她传递消息。这个结尾空灵缥缈,将现实的思念升华为一种美好的愿景,余味无穷。整首诗小巧精致,情感表达含蓄深沉,是唐诗中短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