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石瓮寺
题石瓮寺
未知 〔唐朝〕
胜境宜长望,迟春好散愁。
关连四塞起,河带八川流。
复磴承香阁,重岩映彩楼。
为临温液近,偏美圣君游。
古诗译文
这处风景绝佳适合登高远望,春光迟迟正好消散心中忧愁。关隘连绵从四面高地崛起,黄河如带串联着八大支流。层层石阶承托着皇家香阁,重重山岩映衬着华美彩楼。因为临近温泉行宫水汽氤氲,最是彰显圣明君王的游乐风流。
展开
知识点
1. 骊山景观群:石瓮寺属唐代骊山风景区重要建筑群,与华清宫、朝元阁等构成皇家园林体系 2. 八川典故:化用《上林赋》“八川分流”的文学意象,代指渭、泾、沣、涝等关中水系 3. 温液指代:唐代习称温泉为“温汤”,此处的“温液”是修辞上的雅称 4. 讽喻手法:尾联表面颂圣,实沿袭《诗经》“颂美讥恶”的传统笔法 5. 建筑规制:“复磴”指石阶结构,“香阁”“彩楼”反映唐代皇家寺院的华丽特征
展开
古诗注解
石瓮寺
:唐代著名寺院,位于长安郊外骊山风景区内。
迟春
:指春天白昼渐长,春色来得迟缓。
四塞
:指长安城周边四面险要的关隘。
八川
:典故出自司马相如《上林赋》,代指关中地区的八条河流。
温液
:指骊山温泉,唐玄宗曾在此修建华清宫。
圣君
:表面颂扬君王,实则暗含讽喻之意的传统笔法。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在艺术上呈现三大特色:首先,空间布局上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的递进结构,从天地山河到建筑细部层层聚焦;其次,对仗极其工整,如“关连”对“河带”,“复磴”对“重岩”,体现律诗严谨法度;最后,情感表达含蓄深沉,尾联在“临温液近”的实体描写中暗藏君臣关系的隐喻。全诗既展现了盛唐诗人驾驭宏大叙事的卓越能力,又通过精微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超越时代的审美意识,堪称唐代山水诗的典范之作。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立体化视角,首联总写胜境涤愁的总体感受,颔联以“关连四塞”“河带八川”的雄浑笔法勾勒山河大势,展现盛唐气象。颈联聚焦“复磴承香阁,重岩映彩楼”的建筑细节,通过“承”“映”二字实现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完美融合。尾联点出温泉行宫的特殊位置,以“偏美”二字微露讽喻之意。诗歌对仗工整,用典自然,既有壮阔的空间叙事,又暗含时代背景下的微妙批判意识,是唐代题壁诗中的佳作。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鼎盛时期,具体作者已不可考。石瓮寺位于骊山华清宫景区,是当时的皇家游览胜地。诗人登临此处,目睹壮丽山河与皇家建筑的辉煌,既抒发登高览胜的豪情,又通过“偏美圣君游”的隐晦表达,折射出对统治者奢游生活的复杂态度,展现了盛唐山水诗与宫廷诗交融的特点。
展开
作者信息
未知
古诗数量:
4870
名句数量:
9700
作者其他古诗
1
满宫春
1.2万阅读
2
题玉泉溪
1.2万阅读
3
五岁咏花
1.1万阅读
4
鸿门宴
1.1万阅读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万阅读
6
留别王维
1.1万阅读
7
白雪歌
1.1万阅读
8
咏刺猬
1.1万阅读
9
九成宫
1.1万阅读
10
鱼我所欲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