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孟浩然送别一位被贬友人的作品。讲解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理解诗题《江上别流人》,“流人”即被流放者,点明了送别对象的特殊身份和境遇。其次,逐联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如何通过身份认同(同为失意人)、地点转换(从黄鹤楼到苍梧)、动态描写(乘云、沿溜)和直接抒情(不知何时把袂)来层层递进地抒发情感。再次,品味诗歌语言的特点,如用词的准确(“分飞”、“流落”)、对仗的工整(分飞/流落,黄鹤楼/苍梧野)以及结尾问句的含蓄深远。最后,将本诗置于孟浩然的整体创作和盛唐送别诗的大背景中,理解其情感的真挚与风格的独特性。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深厚友情与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