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孟浩然题咏佛寺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以访友(融公)游寺为线索,移步换景,层层深入地展现了兰若的幽美环境与佛法的博大精深。首联写寺院兴建,暗含对融公开山建寺功德的赞颂。颔联以自然景物烘托讲经氛围,芰荷之香与松柏之翠交相辉映,平添雅趣。颈联是诗的警策之处,运用双关和想象,将自然现象(雨、花)与佛理玄思(法雨、天花)完美结合,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又暗示了佛法的广大无边与听法的美妙体验,意境升华。尾联点出“谈玄”主题,以“夕阳催”作结,在时间流逝中流露出对清谈的沉醉与对离别的无奈,含蓄隽永。全诗结构严谨,情景交融,既展现了佛寺的清净脱俗,又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体现了孟浩然诗歌将禅意融入山水的独特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