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登总持寺浮图
登总持寺浮图
孟浩然 〔唐朝〕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写花
写山
写人
落花
写塔
古诗译文
我登上半空中的宝塔,在晴朗的天气里尽览京城的繁华景象。
竹林环绕着渭水两岸,山峦连绵延伸至上林苑,斜斜地铺展而去。
京城的四门大开,展现着帝王居所的宏伟格局,田间小路交错,俯视着寻常百姓的家园。
回想经历无数劫难才达到这佛门圣地,让我忆起童年时聚沙成塔的游戏。
此时一窥佛法的功德显现,更增添了我向道之心。
静坐间感觉诸天世界仿佛近在咫尺,空灵的花香伴随着飘落的花瓣徐徐传来。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与王维并称“王孟”。
2. 诗题中的“浮图”是佛塔的意思,源自梵文“Buddha”(佛陀)的音译。
3. “聚沙”典故出自《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比喻微小善行亦可成就佛果。
4. “初地”是佛教菩萨修行“十地”中的第一阶段,称为“欢喜地”。
5. 诗中的“上苑”指汉代上林苑,在唐代常用来借指长安的皇家园林。
6. 此诗结构上遵循了登临诗“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常见模式。
7. 诗歌体现了盛唐时期佛教文化与士人生活的密切结合。
展开
古诗注解
总持寺浮图
:总持寺的佛塔。浮图,亦作“浮屠”,梵语佛陀的音译,此处指佛塔。
跻
:登,升起。
京华
:京城,指长安。
渭川
:即渭水,流经长安附近。
上苑
:指上林苑,秦汉时期的皇家苑囿,在长安附近,此处代指唐时长安的皇家园林。
四门开帝宅
:形容长安城四门大开,城郭宏伟,乃帝王所居。
累劫
:佛教语,指极长的时间周期,历经多次劫难。
初地
:佛教语,指菩萨修行的十地中的第一地“欢喜地”,亦泛指修行的开端或圣地。
聚沙
:《法华经》中有“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之句,比喻孩童游戏亦可种下佛缘。
功德
:佛教语,指修行所获的善果和功能。
道心
:追求佛道之心。
诸天
: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所在的各界天宇。
空香
:空灵、若有若无的花香。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孟浩然一次登高游览的纪实与感怀。讲解时可把握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明确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山水诗,同时也是一首富含禅意的佛理诗。其次,分析诗歌的篇章结构:前六句重在写景,由宏观到具体,描绘了登塔所见的长安全景,视野开阔,景象壮丽;后六句重在抒怀,由外物转向内心,抒发了对佛法的感悟和向往。再次,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对仗工整(如“竹绕”对“山连”,“四门”对“阡陌”)、用典自然(“聚沙”)、意境营造(“空香送落花”)等。最后,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诗人并非单纯写景,而是通过景物的触发,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越和对清净佛境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恬淡超脱的胸襟和深沉的宗教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理趣盎然,是孟浩然诗歌中风格较为独特的一篇。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览胜为线索,融写景、抒情、悟道于一炉。首联“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开门见山,点明登塔行为与开阔的视野,气象宏大。颔联“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具体描绘远望之景,渭水、竹林、山峦、上苑,构图层次丰富,展现了长安周边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颈联“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则将视线从自然转向城郭与民居,一“开”一“俯”,既显帝京之威严,又含对尘世生活的观照。后四句转入禅思感悟,“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巧妙化用佛典,将艰辛的修行历程与童真趣事相比,意味深长。“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直抒胸臆,表达登塔观景而悟道、坚定了向佛之心。尾联“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意境空灵超逸,以“诸天近”写心灵与佛境的契合,以“空香落花”收束,余韵袅袅,将禅意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全诗笔力雄健,意境由实入虚,充分展现了孟浩然诗歌中清新自然又蕴含哲思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一生多次入京求仕,此诗应是他寓居长安期间,游览长安城南总持寺时所写。总持寺是唐代长安著名的寺院,其佛塔高耸,为登临览胜之所。诗人登塔远眺,将京城壮丽的景色与内心的佛理感悟相结合,既描绘了京华的繁华与山河的壮阔,也抒发了对佛法境界的向往和自身修道心志的增进,体现了盛唐时期文人生活中山水游览与宗教情怀交融的特点。
展开
作者信息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古诗数量:
445
名句数量:
1530
作者其他古诗
1
过故人庄
1.2万阅读
2
送朱大入秦
1.1万阅读
3
送杜十四之江南
1.1万阅读
4
耶溪泛舟
1.1万阅读
5
晚泊浔阳望庐山
1.1万阅读
6
万山潭作
1.1万阅读
7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1万阅读
8
送朱大入秦
1.1万阅读
9
渡浙江问舟中人
1.1万阅读
10
檀溪寻故人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