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知识点

原文:《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 作者:李洞 | 类型:知识点 | 阅读:0

1. 作者李洞:晚唐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慕贾岛诗风,其诗作风格奇峭,部分作品略显僻涩,时人称为“贾岛佛”。

2. 诗题中的“相公”:唐代对宰相的尊称,也用于尊称高官。表明赠诗对象刘氏地位显赫。

3. “河清”的典故:黄河水浊,少有清时,古人以“河清”比喻祥瑞、太平盛世或罕见的时机。如“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4.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也泛指青山。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示清幽山林的意象。

5. 诗歌体裁: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讲究平仄格律。

6. “中隐”思想:唐代白居易等人提出的思想,即不同于完全归隐山林的“大隐”和隐于市朝的“小隐”,而是选择在地方为官或担任闲职,既能享受一定的俸禄和生活保障,又能相对远离政治中心的是非,实现精神上的隐逸。本诗反映了类似情怀。

与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相关类型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古诗译文古诗译文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知识点知识点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古诗注解古诗注解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讲解讲解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创作背景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