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山:唐代著名隐逸之地,与“四皓”典故相关。 2. 瓶盂:佛教法器,代表僧人“少欲知足”的戒律精神。 3. 支郎:源自东晋高僧支遁,后成为僧人的代称。 4. 修路:唐代僧人常参与公益建设,体现“利乐有情”的菩萨行。 5. 人心平得无:化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
1. 商山:唐代著名隐逸之地,与“四皓”典故相关。 2. 瓶盂:佛教法器,代表僧人“少欲知足”的戒律精神。 3. 支郎:源自东晋高僧支遁,后成为僧人的代称。 4. 修路:唐代僧人常参与公益建设,体现“利乐有情”的菩萨行。 5. 人心平得无:化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