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白敏中:唐朝宰相,诗人白居易的从弟。历仕宪宗至懿宗数朝,在唐宣宗时期受到重用。
2. 历史事件:诗歌反映的是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唐朝收复秦、原等三州七关的具体历史事件,是晚唐对吐蕃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3. 地理概念:诗中“秦原”指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和原州(今宁夏固原一带)。“河水”指黄河,“天山”此处应指横亘于西北的祁连山等山脉,是当时的边防要地。
4. 文学意象:“戍楼”、“牧野”、“河水”、“天山”、“关塞”是边塞诗常见意象,此诗用于庆贺胜利,赋予了这些意象和平、稳固的新内涵。
5.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严格遵守律诗的平仄、对仗和押韵规则。